当前位置: 专题 > > 正文
松溪:“乡警回归”提升基层治理能力-世界观焦点

来源:人民公安报   2023-02-10 01:36:34

□本报记者 郑 明 通讯员 丁 晨

近年来,福建省松溪县公安局传承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大力弘扬新时代“漳州110”精神,创新推出“乡警回归”基层治理工作模式,发挥乡警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将乡警融入乡村、倾听乡音、了解乡愁、化解矛盾,有效提升基础防范水平和源头治理能力。


【资料图】

目前,松溪县公安局通过在50岁以上老民警中发出“招贤榜”“倡议书”,择优选拔9名民警回归出生地、成长地任乡警。9名乡警在全县9个乡镇辖区搭建起最小警务单元,有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,提升基层治理效能,提高了各类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。

化解乡里矛盾纠纷

松溪县公安局通过让乡警主动融入社区网格管理体系,深入田间地头、房前屋后、集市圩场,充分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,让群众成为公安机关的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,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内社情民意、风险隐患、违法犯罪线索,精准把脉辖区治安情况,精细落实防范管控措施。

2022年8月,郑墩派出所乡警吴昌盛像往常一样在辖区走访了解社情民意,在与村民的聊天中得知,村民付某与阴某因宅基地归属权问题已产生纠纷多年,最近又因阴某要切分围墙,两家再次发生矛盾。

找对人,才能办对事。在需要村里有威望的人出面进行调解时,乡警地熟、人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。吴昌盛联系了镇里土地所、村干部,多次到双方家中进行调解。经过近两个月耐心细致的协调引导,双方最终达成协议、握手言和。

“村民之间的矛盾很多都是由小事引起的。乡警要当中间人,就要从情理入手,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,做通当事双方的思想工作,这样才能更好地化解村民间的矛盾。”吴昌盛介绍,乡警能更好地融入农村这个大集体中,帮助村民化解矛盾纠纷。

茶香村是城关派出所的辖区,而城关派出所乡警刘加旺是土生土长的茶香村村民。这给刘加旺在村里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,他知晓每一户的家庭情况,熟悉每一名村民的脾气性格,总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近日,村民老张因菜园里的蔬菜收成不好,怀疑是邻居老邵所为而多次报警,双方言辞激烈,互不相让。刘加旺闻讯后,立即赶往纠纷现场,进行实地勘查,走访邻居及周边群众,同时利用晚上与周末时间到双方当事人家中,不厌其烦地做调解工作。最终,在刘加旺的耐心调解下,两位老人放下成见,相互道歉、冰释前嫌。

承担“传帮带”职责

施建生回到家乡任溪东派出所乡警以来,已经踏遍了溪东乡的每一个村居。每次下乡走访,他都会带上宣传手册,遇到村民聚集,就会主动上前和村民聊天。聊天过程中,施建生利用方言优势及身边案例,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、反诈防骗、识毒防毒等知识,提升村民的安全意识,引导群众知法、讲法、守法、用法。

为加大宣传范围,施建生组织辖区各村居建立了警民联系微信群。“在这些微信群里,村民们不仅能及时了解乡里的治安动向,还能帮助民警开展群防群治等工作。”施建生说。

目前,松溪县公安局调配的9名乡警都是50岁以上的老民警。作为派出所的老同志,他们主动承担起所里日常值班备勤的任务,积极完成道路交通管理、安全隐患排查等各项警务工作。同时,还主动承担起“传帮带”的职责,将调解、办案等工作经验传授给刚入职的新民警。

据了解,下一步,松溪县公安局将在“乡警回归”工作的基础上,开展“村警回乡”机制,调整全局134名本地民警回到出生地村(居)任村警,实现全县102个行政村、10个居委会全覆盖,建成以乡警为点、村警为面的基层治理强大队伍,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。